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丰碑耀海 赋能湾区
——华润海丰2×1000兆瓦扩建工程4号组工程纪实
来源:河南工程公司 作者:祁龙、朱昊月 时间:2025-10-20 字体:[ ] 分享:

10月15日11时18分,河南工程公司承建的华润海丰2×1000兆瓦扩建工程4号机组集控室内,数字屏上跳动的参数牵动着每个人的呼吸。当168小时试运行倒计时归零,室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座矗立在南海之滨的“能源之心”,正式开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一刻的欢呼,是河南工程人用六百多个日夜与天争时、与地争利、与毫厘争优的奋斗结晶。这座钢铁巨兽的诞生,再次印证了河南工程公司在火亚星游戏官网设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卓越品牌形象。

可供可调:105亿千瓦时、20%BMCR深度调峰

华润海丰电厂位于深圳市深汕合作区小漠镇,是广东省大型骨干电厂和“十四五”清洁煤电重点工程。

本次投运的4号机组属于二期扩建工程,采用了先进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设计供电煤耗低至265克/千瓦时以下,投运后每年可新增发电量约105亿千瓦时,且配套安装了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和固废处置设施,能够在实现清洁高效供能的同时助力深圳建设“无废城市”。

除了承担基荷供电任务,这颗闪耀在南海之滨和湾区怀抱中的能源明珠还有一项独特技能——通过粤东送深第二通道,整合输送海上风电、抽蓄等清洁能源,且具备20%BMCR深度调峰能力,投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新一轮快速发展和湾区能源稳供提供坚实保障。

举重若轻:390吨、5毫米

机组建设过程中,发电机定子安装是一项给项目全体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高难任务——重达390吨的“巨无霸”定子,需通过仅比其直径宽0.4米的运输通道进入汽机厂房平台,期间定子抬吊梁与检修间两侧墙壁的极限间隙仅5厘米,随后还要以不超过5毫米的操作精度完成顺时针旋转90°转向就位——堪称对施工组织、安装技术和作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极致考验”。

为了完成这一挑战,项目团队整合了定子、运输轨道、通道墙体的三维数据,运用BIM技术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最终确定了“双行车并车抬吊”的作业方案,并按照模型导出的实时坐标指引,完美规避了管道碰撞、设备卡滞等风险,成功将重达390吨的定子分毫不差地落于基座中心,举重若轻地完成了这场“钢丝绳上的芭蕾表演”,全程耗时较原计划缩短10小时。

发电机定子完美落位的背后,是项目团队坚定不移推进技术创新的结果。在4号机组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不断挖掘数字化技术对工程建设的核心驱动价值,为塔式锅炉受热面吊装、锅炉钢架横梁吊装等关键施工环节赋能增效,并依托工程实践先后取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部级工法,还获得了2025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竞赛一等奖,为后续助推工程争创国优金奖奠定良好基础。

毫厘精工:75745道焊口、99.86%一次合格率

如果说发电机定子吊装是一场举重若轻的“走钢丝”,那么锅炉水压受监焊口焊接,则是无数次的锱铢必较与匠心坚守。因为项目团队深知,每一道焊口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机组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此,项目采用“样板引路”策略,在锅炉关键部位设立工艺示范点,每道焊口的成形、每处密封的间隙都标注精确数据,打造遵照执行的“活标本”。技术专家与施工骨干围坐专题分析会,如庖丁解牛般拆解密封开裂的潜在诱因,织就防控焊接缺陷的“铁布衫”。从岗前培训考核到标准制度执行,从设备材料指标到焊接工艺参数,每一个环节皆有专人旁站监督,每一道工序均需经项目与工区联合验收合格方可推进。

2025年4月5日,4号机组锅炉75745道受热面焊口以99.86%的一次合格率惊艳亮相,赢得了业主与监检专家的高度赞誉,生动诠释了中原铁军“精益求精”的深刻内涵。

佳期不误:688个日夜、334个雨天

粤东的雨季向来“任性”,在4号机组履约的688个日夜里,总降雨天数达到了惊人的334天,其中还出现过连续64天降雨的极端情况。

面对恶劣天气与紧张工期的“双面夹击”,项目团队拿出“小雨不停工,大雨搭棚干”的坚韧意志,在雨幕中、在泥泞里、在棚架下,奏响了一曲由钢筋碰撞声、电钻轰鸣声、劳动号子声组成的交响曲。棚外雨水敲棚顶,棚内灯火亮如昼。一朵朵璀璨的焊花照亮了履约建设的前路,也催促着钢铁巨兽在风雨中生长——2025年3月22日,厂用电受电成功,2025年8月19日,锅炉蒸汽吹管一次成功,2025年9月19日,汽轮发电机冲转一次成功,终于在2025年10月15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圆满完成。回首过去,所有的参建职工的辛勤付出都化作机组稳定运行的坚实保障。

如今,华润海丰2×1000兆瓦扩建工程4号机组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血脉。那些在雨幕中闪耀的焊花,已化作万家灯火;那些在狭缝中精准的吊装,已成为发展的动力——而锻造了这颗“能源之心”的河南工程人,也将带着淬炼过的技术与信念,奔赴下一程光荣与梦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