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十四五”答卷】五载奋楫谱新篇 丝路交响铸华章
————水电四局“十四五”国际业务发展纪实
来源:水电四局 作者:王晓薇、管湛钦 时间:2025-11-25 字体:[ ] 分享:

“十四五”时期,水电四局锚定“国际优先”发展战略,务实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业务范围覆盖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五年来,水电四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始终笃行不怠、改革创新,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谱写了团结发展的精彩乐章,为这一伟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四局力量。

战略赋能,推动国际业务乘风破浪

战略引领“三位一体”稳健进阶。“十三五”期间,水电四局紧跟集团公司“三步走”战略,确定了“三位一体”管控模式。“十四五”期间,水电四局重点推进国别分公司实体化建设,“两中心两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分公司市场营销平台打造效果明显,突破进入哥伦比亚、巴西等新市场,进军矿业、新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充实了市场布局;履约中心打造稳步推进,伊拉克水泥厂、伊拉克示范学校项目、安哥拉罗安达城网等项目良好履约,在公司境外树立了标杆项目。资源整合方面,积极利用属地资源,高效盘活分公司区域内项目所需设备等,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加速推进属地化建设,提高属地人员占比,降低人工成本。

战略引领国别分公司实体化全面展开。实体化实施以来,选择玻利维亚、安哥拉、埃塞分公司作为首批试点,伊拉克分公司紧随其后实施,由分公司全面调配资源、管控项目、拓展市场、打造人才梯队等。截至2025年底,已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等方面初显成效,如规范各分公司部门及人员配置,明确项目提级管理范围,细化各层级职责,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强化境外合规经营,加强各业务培训,深化流程认知,工作执行力大大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通青年成长成才渠道,落实绩效二次分配,激发驻外员工干事创业激情和灵活性。

战略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根基。分析人才队伍打造瓶颈和困境,规划人才重点培养方向,分阶段制定人才打造计划。组建由班子、机关部门负责人带队的内训师,每年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关键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动态更新后备干部库和青年人才库,每年滚动评价人才库人员,确保人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立足国别分公司实体化发展需要,建立由高级人员、中级人员和初级人员年轻后备干部库,经过报名面试等流程,共计36人入库。高级人员先从项目班子成员锻炼培养,后续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和表现再进行深入培养,确保了“优中选优”。

战略引领境外市场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期间,落实“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聚焦“水、能、城、矿”领域,落实“事先算赢”要求,创新打造自有海外品牌“HLBD”,突破进入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等国别,填补矿业、水泥厂领域空白,进一步优化现有市场布局。伊拉克水泥厂项目、伊拉克示范学校项目成为公司进入伊拉克市场的首批大型支撑性项目,哥伦比亚圣弗朗西斯胡安娜和玻利维亚光伏项目是公司海外首批签约的光伏项目,实现了新能源领域新突破,开辟了公司新能源领域新天地。

精益管理,助力国际业务提质增效

项目精益化管理系统推进。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一切聚焦干项目”,按照“一国别一策,一项目一策”要求,创新管控模式,集中精力抓项目、抓现场,全力以赴抓推进、抓落实,打造“示范工程”“标杆项目”。伊拉克水泥厂项目作为集团首个海外卖方信贷项目、水电四局境外首个水泥厂项目,积极创新,打造出效益、形象双丰收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项目。伊拉克学校项目是伊拉克教育重建的重要民生工程,水电四局承担的189所学校,在较短时间内按照标准顺利交付,为当地师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安哥拉索约公路项目,经过停工等阶段,最终顺利完成,成为安哥拉沿大西洋西海岸贯通南北的一条石油交通“大动脉”。安哥拉罗安达城网项目如期完工,为当地30万个家庭带去光明。这些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业务和集团的高度认可,树立了企业良好品牌形象。

“十四五”期间,水电四局强化各项举措,主动作为,以精益管理促减亏扭亏提质增效,使境外16个在建项目履约整体向好,在国别领域、行业领域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在海外市场砥砺前行,将更多合作的蓝图化为现实。在项目建设前期,扎实做好前期策划,预测项目潜在风险,初步明确项目施工方式、设计方案、物资采购、分包板块、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等,为项目后续顺利开工奠定基础。建设中,通过深入分析项目进度、技术、质量风险、现场施工环境和进展情况,制定《主客观制约问题清单》,通过建立《重大技术、进度风险监控月报表》,以月报、季报形式在内部进行通报,对标对表,推动项目施工进度,为项目履约创效提供基本保障。针对尾工项目管理,水电四局做好项目复盘,总结经验,落实销号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统筹推进。

境外合规经营取得成效。水电四局将合规建设与经营业务相结合,深化法律、合规、风险、内控一体化全流程管控体系工作全局,统筹思考、整体筹划,确保同步实施,并以“合规管理强化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国际项目的政治监督和专业监督。定期对项目风险进行调查、识别、评价,将项目潜在风险及时遏制,降低企业损失。同时每年开展2-3次核心培训,打造多场移动端微课堂。并创新设立的“模拟法庭”实训项目,首创“模拟法庭”实践活动,通过剧本编写、跨单位参赛,获北京片区优秀奖。此外,水电四局加大风险分类管控,制定10项重大风险点专项方案,推动境外合规经营稳步开展。

科技投入结硕果。“十四五”期间,水电四局科技投入共计2.9亿元,专利25项,其中发明3项,实用新型22项。产生经济效益1839.8万元。其中,伊拉克水泥厂项目在重油电站大型储油罐安装施工中,创新采用分片卷制及倒装施工方法,为项目取得了53万元的经济效益。安哥拉索约公路项目、罗安达城网项目获得青海省建设工程“江河源”杯奖,玻利维亚伊比利苏水电站项目和伊拉克水泥厂项目获得“海外工程优秀营地”。玻利维亚伊比利苏水电站项目获得“2024国际工程绿色供应链管理标杆项目”称号,安哥拉罗安达城网项目获得“2024年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专项荣誉-福慧民生项目”奖项。

深耕履责,和合共济创未来

水电四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多个项目,极大改变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造福数十万当地人民。同时,水电四局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展现央企担当,将项目技术传教于属地人员,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提高当地人员业务技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为项目周边城市、村镇修路、捐赠,构建了中属两国友谊。“十四五”期间,水电四局因地制宜构建属地化人才体系,各项目平均属地员工均为70%以上,最高占比高达93%,捐赠金额为52.5万元。

属地化建设深耕不止。水电四局始终坚持美美与共蓝图为指引,深入推进属地化建设。在伊拉克聘用属地化工程师150余名,参建伊拉示范学校项目和伊拉克水泥厂项目。在玻利维亚从当地圣西蒙大学招聘89名大学生,充实至项目部各部门、各厂队。在泰国华富里铁路项目组建20人缅甸籍钢筋加工自营队伍,通过精准量化管理,将钢筋损耗率控制在2.46%以内。在安哥拉库内内大坝项目开设“导师制”实操课程,系统培养技术工人。在坦桑尼亚项目属地化比例高达93%。各项目累计创造逾1700个本地岗位。

毕业于巴格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约瑟夫,于2022年4月加入项目部。从初期缺乏经验,现场管控能力不足,通过技术交底、中伊技术交流、安全生产及质量管控等培训,他的能力显著提升,管理范围从5所学校扩展至10所,成为属地员工成长与成就的典范。

玻利维亚伊比利苏水电站项目属地员工贡萨罗,作为公司海外项目团队的资深成员,从最初的密西库尼水库项目到如今的伊比利苏水电站,他已从一名大队长逐步晋升为项目副经理。该项目也实现了从“中方主导、属地配合”到“属地工程师全面牵头、全员本地化”的运营模式转型。

社会责任履行展现担当树形象。走进当地、融入当地,水电四局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属地化建设、捐赠、义务劳动等。在每年雷锋月集中组织开展履约当地社会责任活动外,也不定期根据项目所在国、村镇需要进行。在伊拉克片区,项目团队成功举办开斋节联欢活动,中伊员工共同制作传统美食、欣赏民俗表演;泰国片区创新开展“中泰文化周”,通过设立汉语角、泰语课堂等双语学习课程,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玻利维亚片区主动对接当地政府,联合开展的的喀喀湖生态清理、社区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片区持续开展教育援助、物资捐赠等系列帮扶活动。

“十四五”期间,水电四局从疫情冲击下的逆势突围,到数字驱动的营销变革;从伊拉克校园里稚嫩的读书声,到安哥拉旱区涌出的清泉;从水泥厂矗立库区的工业脊梁,到水电站点亮高原的绿色能源.....以实体化改革激活前沿阵地,以属地化经营扎根一方热土,以精品工程传递中国质量,以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未来,水电四局将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发展浪潮,以更创新的模式深化国际协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的力量。

安哥拉恩泽托 - 索约公路项目

伊拉克水泥厂项目

参加“筑梦非洲 点亮未来”主题活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