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戈壁长风起,绿电谱新篇。 近日,由水电十一局第三分局承建的新疆布尔津县65万千瓦风电项目Ⅱ标段44台风机全部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这片于2024年8月正式动工的风机矩阵,即将为新疆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格局,为新疆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项目开工伊始,就是一场与时间和自然的竞赛。 2024年8月项目启动,距离十月中旬的冬季仅有两个多月有效施工期。“必须跑在冬天前面!”成为项目全员的集体共识。面对有效施工期短、环境极端艰苦的巨大挑战,项目部没有被动应战,而是以主动出击的姿态,将科学统筹与精细管理化为破题的关键钥匙。 “这是分局开拓新疆市场的首个风电项目。”时任项目常务副经理谢亚磊在开工前的方案研判会上强调,“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项目建设,既要克服极寒环境对工程质量带来的严峻考验,更要以此为起点,树品牌拓市场,为公司在新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与大自然赛跑,而困难就“藏身”于在大自然中。 极寒天气是这里最顽固的“对手”。职工们裹紧厚毡帽、军大衣,脚踏加厚大头鞋,仍难抵挡刺骨寒风,而低温对基础混凝土浇筑与二次灌浆作业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为确保冬休前完成全部基础回填与灌浆,避免锚栓因槽内进水锈蚀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项目部将灌浆料的性能优化视为关键突破口。 于无路处踏新径,于未知中建新功。面对经验不足的情况,项目团队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向公司请教,向行业学习。在水电十一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多轮分析论证,最终决定将灌浆料强度等级由原设计的100兆帕提升至120兆帕。这一关键提升,不仅有效保障了低温环境下灌浆体的强度发展,也显著增强了项目在严寒条件下的持续施工能力。 在基础施工高峰期,项目生产经理王鑫鑫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天的进度。“44台风机,就要有44个基坑,每个都要避开低温施工,时间把握至关重要。”项目部实施“网格化管理”,将作业面划分不同责任区,每个区域配备专人管理。各负责人每天都要汇报进度、提出需求。“我这里需要增加一台泵车。”“我这边钢筋今晚到位。”……这样的精准管理,确保了2025年4月22日完成全部基础浇筑的节点目标。 “在戈壁滩上施工,安全更要做到万无一失。”安全总监李灵国推出“安全晨会”,每天开工前,各班组都要进行安全交底。他还秉着“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精神头,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隐患。“保温杯里总是装着热茶,但他巡查现场时却很少喝上一口。”工人们这样评价这位尽职的安全守护者。 当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晨曦映照在整齐划一的基础环上,这是托起风机耸入云天的坚实基础。这个良好的开局,既得益于科学统筹的前瞻规划,也离不开精细管理的扎实落实。 一场与风速的博弈 如果说基础施工是与时间的赛跑,那么风机吊装就是与风的博弈。 布尔津的风,既是宝贵资源,也是严峻考验。这里年平均风速4.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31米/秒,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气象条件中精准把握吊装窗口,成为项目团队必须破解的难题。 “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要像猎人一样,精准捕捉每一个施工窗口。”项目总工周相的这句话,道出了吊装作业的精髓。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利用全方位的气象监测系统,专人实时跟踪气象数据,“有时候一个看似平静的午后,可能就是最佳的吊装时机。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必须24小时待命,与天气打时间差。” 在吊装方案论证中,技术员刘江龙提出采用单叶片吊装工艺:“虽然对接精度要求更高,但能有效利用零散窗口期。”这一创新方案使工期利用率提升了30%。同时,技术质量部经反复论证,采用500吨全地面起重机完成第一、二节塔筒吊装,实现多作业面并行施工,进一步提高整体安装效率。 策略与创新,最终都凝聚于每一次具体的吊装行动中。连续阴雨停歇后,项目抓住宝贵的窗口期,全力投入最后一台风机吊装工作中,就在最后一个叶片即将安装时,风速突然增大。“再等等!”现场总指挥紧盯着风速仪。当风速回落的瞬间,他果断下达指令。在全体人员的注视下,巨大叶轮平稳升空,安装人员尽管双手冻得通红,每个对接动作依然精准到位。 精准,是吊装成功的生命线。“每一次吊装都是一次大考。”测量员宗春对此深有体会。他带领团队将激光测距仪的应用做到极致,在百米高空之上将塔筒垂直度误差牢牢控制在毫米之内。正是这份对精度的执着,为所有风机的稳固矗立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一次次这样的技术攻坚与管理创新,项目最终赢得了这场与风博弈的胜利,为全容量并网发电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一支团结有力的队伍 当技术难题被逐一攻克,管理蓝图化为现实,这最动人的篇章始终由建设者书写。在广袤戈壁滩上,水电十一局的建设者们不仅建起了一座风电场,更用忠诚与担当铸就了一支善打硬仗的钢铁之师。 “团结就是力量!” 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团队的精神内核。在严寒中,青年职工总是最早出现在施工现场;在风机吊装的关键时刻,老职工始终坚守在最前沿。这种“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工作模式,让水电十一局“自强不息 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在戈壁滩上传承发扬。 “这里就是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在戈壁滩上的家。”来自重庆的年轻人陈杨笑着说。项目部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改善伙食住宿,让远离家乡的职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家人寄来的家乡特产、同事分享的零食,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却凝聚起了团队的向心力。 “最让我感动的是同事间的相互扶持。”物资设备部祖马勇说道。当有同事身体不舒服时,大家总能及时伸出援手;当有人遇到技术难题时,总有老师傅主动传授经验。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让这个团队在艰苦环境中始终保持昂扬斗志。 山河为卷,铁军执笔。 随着叶轮划破戈壁长风,这支风电劲旅已整装待发,向着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目标发起最后的总攻。他们将继续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定力,在辽阔的边疆大地上,继续挥毫泼墨,描绘绿色发展的时代新画卷。 风叶运输 塔筒吊装 参建职工庆祝吊装完成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