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党群工作
高原光语:与钢铁“巨人”共舞的青春
——青海隆发共和光伏项目青年团队安全生产的创新实践
来源:贵州工程公司 作者:谢田风 田洪涛 巫鸿明 时间:2025-11-11 字体:[ ] 分享: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一片占地约18813亩的广袤土地上,由贵州工程公司承建的青海隆发共和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7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快速推进。这是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也是中国亚星游戏官网在青海省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光伏项目。

然而,严酷的施工条件考验着施工团队的技艺与意志:项目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的70%,导致人员易疲劳、机械设备功率衰减明显;常年伴有强风沙尘、紫外线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可达20℃以上)等恶劣自然条件,加之地域广袤、施工点分散、交通与补给不便构成了施工的“极限模式”。

在这里,传统的“人海战术”光伏施工模式显得力不从心——高原反应侵蚀着工人的体能和判断力,让每一次高空作业都步步惊心;恶劣天气频发,导致施工“干干停停”,施工质量受自然条件严重影响,施工效能大打折扣,与项目全容量并网目标刚性工期的矛盾日益尖锐。

破局:从一个人的远见到一群人的共识

“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必须寻求技术突破,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替代高危环节,这才是保障工期与安全的根本出路。” 项目生产经理李洪飞这一断言,成为打破僵局的号角。这一提议从项目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与贵州工程公司“雷霆行动”中鼓励通过技术革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宗旨高度契合,迅速在项目部内部形成共识并付诸实践。

在经过多方考察后,一个重约8吨、代号“巨人”的凯之成智能铺装机器人,被寄予厚望。它组件定位误差小于2厘米,能兼容当前主流的大尺寸、大重量光伏组件,能适应-20℃到50℃的极端环境。但理论是理论,在高原面前,它同样需要经历一场严苛的“成人礼”。

成长:当钢铁“巨人”遇见高原青年

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一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青年突击队接下了“驯服”它的任务。10名核心成员,背景各异,专业背景覆盖安全工程、机械自动化、电气工程等,多人参与过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建设,但在“机器人施工”这个全新领域,所有人都是学徒。

他们必须从零开始,陪伴机器人完成进场组装、高原环境调试和施工流程融合等关键流程。机器人采用的柴油动力在高原是否会功率衰减?3D视觉系统在强风沙下能否精准定位?每一个问号,都需要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然而除了机器人本身能否适应高原作业的问题,他们还面临多方面的质疑:一是成本与效益的质疑。有观点认为机器人租赁费用高昂,短期内不经济。二是对设备效能的怀疑。担心机器在高原“水土不服”,成为摆设。三是人机协同。初期人机配合生疏,流程不畅。

面对挑战与质疑,他们不气馁、不放弃,用行动给出答案。青年团队协同经营部门,不算“小账”算“大账”。他们详细对比了传统模式下高昂的高空作业安全投入、人员效率波动及潜在事故成本,论证了机器人技术在保障生命安全、提升长期综合效益方面的巨大价值。团队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他们与供应商技术人员协作配合,记录下机器人克服松软沙地、陡坡的每一个细节,并用初期的试运行数据证明了其可行性,逐步消除了设备效能的疑虑。同时,团队主动组织专题安全交流会,让操作手与安装工人面对面沟通,共同优化作业流程,划定明确的人机隔离区,最终形成了高效、安全的协同模式。

蜕变:从“人控”到“机防”的安全革命

变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实践中,机器人精准完成组件抓取、支架定位扫描、重物放置等重体力环节,实现自动化作业;工人则专注组件微调、螺栓紧固、质量检查等精细工序,充分发挥人力优势,彻底改变传统施工“重体力主导”的格局,达成“1+1>2”的效能突破。机器人作业区域的高处作业人次直接下降超过70%,从源头遏制了核心风险。

年轻人的角色也随之进化,完成了从传统“监督员”到“技术安全员”的转型。他们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要求,建立机器人专属安全巡查清单,重点监控设备状态、人机隔离区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以精准监管注入科技含量,践行了“雷霆行动”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实践要求。

而最令团队动容的是,发生在那个大风呼啸的下午。戈壁上骤起七级狂风,沙石漫天,所有传统高空作业按照规定全部停止。然而,在机器人作业区,那个红色的“钢铁巨人”却在风中稳如磐石,机械臂依然精准地将一块块光伏组件铺装到位。一位在现场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师傅,远远望着这个场景,良久,感慨道:“以后,咱们这行,年轻人能吃上的苦,总算能少一点了。”这句朴素的感叹,击中了所有青年团队成员的心。他们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得到了最高的认可:科技的意义,正是为了让奋斗更有保障,让生命更有尊严。

终章:攥在手中的安全与未来

历经一个多月的调试运行,青年团队主导的机器人作业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5人团队采用“人机协同”模式人均日装86块,而传统10人班组人均仅60~80块,单人效率提升7%~43%。但比数据更宝贵的,是这套“人机协同”安全管理新范式的成功确立。它证明了,在国家战略工程的最前沿,亚星游戏官网青年正用智慧与担当,将“安全生产”这四个字,从挂在墙上的标语,变为牢牢攥在手中的现实。

正如他们在施工日志中的心声:“青春不是蛮干的力气,是让科技替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扛重活’。”在这片蓝色的光伏海洋上,青春的智慧正和机器的轰鸣声一起,奏响着安全生产的动人乐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