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及西藏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水电基础局建藏兴藏事迹。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中国水电基础局:扎根雪域高原 建设幸福西藏 让阿里暗夜亮起长明灯,让年楚河畔青稞金黄翻滚,让尼洋河重现清波与裂腹鱼,让偏远小镇桑桑第一次拧开自来水龙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远在海拔4300米的帕孜水利枢纽施工现场,水电基础局的建设者们正奋战在施工一线,以实干实绩向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自1996年参与满拉水库建设以来,水电基础局始终把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筑起守护雪域边疆、维护社会稳定的屏障。 把抢险救灾一线作为检验央企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年初,定日县发生地震后,水电基础局主动请缨前往救援,日夜奋战,累计搭建板房达600间,为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提供了有力保障。“嘎真切!”群众拉着救援人的手一遍遍表达感谢。 29年来,水电基础局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承建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融合的重大工程。从“靠天吃水”到“旱涝保收”,参与建设的多项重大水利工程,更是彻底改变了西藏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拉洛水利枢纽,年发电1.76亿度,带动4.2万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帕孜水利枢纽是国务院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成后可为日喀则5县解决冬季缺电问题;狮泉河水电站结束了当地无常规电源的历史;昌都急电源填补了10万人冬春缺电缺口;藏木、加查、多布电站,年均发电量50亿度,为藏中电网提供60%以上负荷;拉萨河河势控导工程新建6座拦河闸坝,新增湿地300公顷,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 经济发展,绿色护航。水电基础局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整体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积极践行高原生态保护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为保护西藏生态环境作出贡献。通过流域治理,生态修复,让河水重新变清,实现了“水质优、生态美、百姓富”的人水和谐目标。 绿色施工,把生态理念写进每一道工序。水电基础局秉承“建造一座水库,树立一块丰碑,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积极探索适合西藏生态与发展相匹配的水利技术。在大坝施工过程中,用常规骨料代替碱性骨料,修建污水处理池、垃圾池、弃渣场等,最大程度避免项目区域对环境的破坏。 从建成阿里地区首座重力坝热布加林水库,彻底解决札达县两乡群众饮水与数万亩土地灌溉难题;到提升拉萨通用机场防洪能力,筑牢应急救援与边防起降的坚实平台;再到广泛开展教育帮扶、技能培训,带动本地就业超5000人次,创收2.42亿元,切实推动农牧民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可以说,这些务实举措,在边疆大地上铺就了一条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团结之路。 二十九年来,水电基础局将“四件大事”深深镌刻在120万平方公里雪域高原的每一座大坝、每一度电能、每一滴清水、每一寸绿色之中。中国水电基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铭钦表示:“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将进一步强化担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通讯员:韩倩倩) 人民日报: 中国新闻网: 西藏日报: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