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222.com

 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聚焦
学习强国:“三化三网”管理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水电十四局 时间:2025-08-13 字体:[ ] 分享: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公清项目部以“三化融合”为经、以“三网共治”为纬,编织起精细化安全管理网络,实现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塑造了“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安全文化,树立起基层项目精细化安全管理的标杆。

2024年8月12日,深圳环水集团组织召开安全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要求在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土建二标(以下简称“公清项目”)开展原水工程安全精细化管理试点。

公清项目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境内配套工程之一,作为深圳市水网发展规划“一网互联、两江并举、三纵四横”中重要的“一横”,建成后将实现深圳90天供水储备能力,为向中国香港应急供水创造条件。公清项目全线具有深、大、多、难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最深竖井南坑分水井93.15米、5个作业面交叉作业、地质情况复杂多变,TBM需穿越铁路6次、下穿高速公路4条且并行约4千米、穿越11个断层破碎带,面临城市施工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要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十四局”)公清项目部创新提出“三化三网”管理模型,即通过标准化筑基、网格化赋能、精细化提质,结合责任网格定岗、智慧天网固防、制度法网严管,形成“技术驱动+制度牵引+文化浸润”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从“人盯人”到“系统防”的质变,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积极培育“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安全文化,树立起基层项目精细化安全管理的标杆。

“三化融合”驱动管理升级

一是标准化筑基,打造可复制的管理模板。

临建模块化。利用BIM技术生成三维可视化的场地布置图,提前布局标准化场地。同时,从临建阶段即落实功能分区管理,如材料堆放区、加工区、通道区等,并明确标识标牌,减少交叉作业风险,实施后施工效率较之前提升约20%。

防护定型化。使用可周转式临边防护系统,通过卡扣连接实现“搭积木”式安装,实施后使单点防护布置时间最高压缩至20分钟。

二是网格化赋能,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网格化责任体系。划分15个责任网格,建立“网格员-负责人-监督员”三级架构,网格员实施“日巡查+即时报”机制,负责人主导整改闭环,监督员独立核查,引入重复隐患提级管理机制。

网格化流程管控。建立由28项内容构成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清单》,实现清单化管理,推行隐患分级整改与“日清日结”制度,实施每日安全碰头会机制,确保问题不过夜。

网格化效能提升。目前网格化执行已形成“网格定责-清单赋能-数据闭环”协同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单点突破向系统治理转型,隐患整改周期缩短40%。

三是精细化提质,构建全要素管控体系。

风险分级管控。设置地面导线及警示语,建立“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地图,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高风险作业监护率保持100%。

可视化管理。利用“BIM+VR”技术,通过“一张图”对场区进行全面规划,严格按图布置作业区、材料堆放区、设施区等功能区,及时清退多余材料设备。

“三网共治”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责任网格,构建穿透式管理体系。

压实全员责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公开课、安全知识答题竞赛,打破“安全即安全部职责”的误区,推行“谁主管、谁认领、谁执行”原则,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清单;安全部则重点发挥监督、指导职能,从执行者转变为监督者、指导者。

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周通报、月考核、季兑现”机制,将安全履职情况与绩效挂钩,通过“考核-反馈-改进”循环增强责任意识,持续压实各层级主体责任,确保制度刚性执行。例如,南坑工区因隐患整改率低于90%,当月绩效扣减10%,倒逼管理人员主动履职。

二是智慧天网,打造数字化防控体系。

立体化监控网络。项目部指挥中心与现场终端联动,布设高清摄像头38个,24小时无盲区监控,实现“双端监控”全覆盖;引入AI系统智能识别预警,2024年累计预警违规行为235次,隐患发现效率提升40%。

双线审批机制。实行“线上流程+线下存档”机制,危险作业需通过线上系统提交“一表四要素”(时间、人员、地点、内容),同步留存纸质档案,审批效率提升30%,疏漏率降至1%以下。

三是制度法网,建立刚柔并济的治理体系。

柔性教育。实施阶梯式纠偏机制,针对基层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项目部摒弃严惩模式,对初次违章者实施“三步教育法”,即撰写违章行为反思报告、抄录安全操作规程、复述安全条例。针对高空作业、动火作业等高风险工种,根据违章类型定制教育内容、案例库和实操培训,培训针对性提升50%。

刚性约束。采取分级处罚措施,对重复违章实施停工培训,二次违章人员需停工3天并通过理论考试方可返岗。对于人员的“红线行为”,如未系安全带高空作业,实行“零容忍”,清退并列入黑名单,形成震慑效应,杜绝侥幸心理。

2024年,公清项目以安全促质效,将安全创新理念融入项目履约进度管理中,各工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实现“零事故”的目标,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水电十四局公清项目部管理团队创新提炼的“三化三网”安全治理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中存在的责任落地难、标准执行难、风险预控难问题,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管理维度上,从条块分割转变为立体网格;技术应用上,从单点突破转变为系统集成;文化培育上,从被动约束转变为主动预防。随着“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不断深化,这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治理体系从单个标段试点升级为公清项目范式,为城市水利项目安全文明精细化管理提供系统性、可复制的“公清方案”。

 

报道链接://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212365346674305623&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36c4128f3c0a820dc000n&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1212365346674305623


【打印】 【关闭】